|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晚清伯都讷满族教育概况

晚清伯都讷满族教育概况

关键词:松原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松原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unxiaowe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03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满族入关前,于公元1620年开始办学校,但因为当时频频征战,学校教育发展迟缓。到皇太极即位后,制订了“以武功戡祸乱,以文教佐太平”的治国方针,特别是清朝入关后,出现了满族封建教育的高潮。他们提倡尊孔读经,把教育制度同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大力提倡“国语骑射”的满族特色,历代皇帝反复告诫:“ 骑射、国语乃满族之本。”( 见《大清会典事例》)学以致用、文武并重是满族教育的教育方针。满族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不仅培育出许多满汉兼通的文化人,提高了全民族的身体和文化素质,而且形成了满族尊师敬学的优良传统。但是由于满汉杂居,满人迅速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如下现象:“清入关之初,满族人民还在普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康熙年间,是满汉语言文字并用的时期。乾隆年间,则是汉族语言文字占绝对优势,对满族语言文字取而代之的时期。到了鸦片战争前夕,关内的满族人已经基本上放弃了本民族文字。”( 见张杰《清代满族语言文字废弃的历史考察》)就在那个时期,留居在东北的满族不但没有放弃满语满文,反而将满文的应用扩展到东北其他民族中,出现了满族文化繁荣的局面。
    伯都讷地区是古夫余国的肇基地,渤海国重要城邑扶余府,辽朝防御州地宁江州,金国时松花江中游女真人聚居地和金世宗拜祖圣地,清朝初期设置伯都讷副都统,隶属于吉林将军,晚清期间的满族教育,与其他地区一样取得很大发展。而且跟许多府、州、厅、县来比,应该说伯都讷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伯都讷满族教育之学宫建设
    学宫,旧指各府县的孔庙,为满学教官的衙署所在,亦指学校。这是清朝满族教育的一大特点:尊重儒学。各地陆续建孔庙,其功能:一是举行祭孔仪式;二是设置满学教官的衙署来管理学校教育;三是修建学校,逐步使学校都有专门校舍,以实现教育发展的需要。吉林府学宫建得最早,乾隆元年七月在城内东南隅始建。此后,各州、厅、县陆陆续续亦建起学宫来,但发展并不均衡。在伊通、敦化、农安、五常等较为有名的州、厅、县尚未建成学宫之时,伯都讷厅就已建学宫两处:一是“伯都讷旧城学在城东南隅道光二年建。”又“光绪五年,兵民捐修正殿三楹。”二是“伯都讷厅学在孤榆树屯东南隅,同治十三年,绅商捐建。”( 见《吉林通志》卷四十六•学校志三•学宫)
    二、伯都讷满族教育之学署和学制、学额制度建设
    学署,乃办理教育公务的机关。清朝,府学设置教授署。这里说的“教授”,不是现代高等学校教师的学衔职称,而是当时的学官名,掌管学校课试等事。吉林府教授署在文庙西明伦堂(即孔庙大殿)后。雍正四年,覆准增设奉天府永吉州学正(即州学学官名,掌教育所属生员)一员,光绪七年,改升府教授。正室三楹,尊经阁(即收藏儒学经典的殿阁)三楹。除吉林府外,还有长春府教授署亦设该府文庙西偏。
    州、县学设训导(学官名,州县儒学的辅助教员)或教谕(学官名,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据《吉林通志》记载,伊通州训导、敦化县训导、农安县训导、双城训导及五常厅教谕预于光绪年间设学署,但都“未建”。另外,有些州县即或建了学署,但时间很晚,如“宾州厅教谕署,光绪八年设官,十七年,署同知赵宗翰捐建。”可是,“ 伯都讷厅训导署,雍正四年,覆准设长宁县教谕一员。同治十一年,将军宗室奕榕奏设训导,创建衙署。”( 见《吉林通志》卷四十七•学校志四•学署•学额)这些记载足以说明伯都讷的学校教育是超过其他许多州县的。
    学制,即国家对学校的组织系统和课程、学习年限等事项的规定。据《吉林通志》记载:“顺治九年,题准刊立卧碑,置于明伦堂之左,晓示生员。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科举时代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设学院、学道(学政)、学官以教之。各衙门官以礼相待,全取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皆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所有教条开列于后。”接下来列出“生员之家父母贤智者,子当受教”、“ 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 生员居心忠厚正直,读书方有实用,出仕必作良吏”等八条具体规定。(详见《吉林通志》卷四十七•学校志四•学署•学额)这就是清朝最初的学制,规定得相当具体严格,后于“康熙三十九年议准,直省奉有钦颁上谕逐条,每月朔望,地方官宣读讲说,化导百姓。今士子亦应训饬(宣读训令),恭请御制教条;发直省学宫,每月朔望,令儒学教官传集该生生员。宣读训饬,务令遵守。如有不遵者,责令教官并地方官详革,从重治罪。”( 详见同上)此后,清代历朝皇帝都非常看重学校学制,都根据教育的发展情况钦颁一些具体规定与措施。当然,下属各级朝廷命官也都照旨遵行了。
    满学作为东北边疆地区最早设立的教育机构,受到清统治者和地方各级官员的重视。清政府要求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直接负责满学建设的具体事务,“ 应补教官之人,该将军选择优长者,将姓名咨送吏部,其教官照京例,称为助教。学舍,该将军拨给。”( 见《吉林通志》卷四十八•学校志五•选举)吉林满学学生每月朔望日呈递课本,将军傅俊亲笔改正,“ 并时常赴学考验功课,优者奖励,给以笔墨,劣者交助教开导指引,文教日兴。”( 见《吉林外记•满学》)伯都讷副都统亦尽职尽责效仿将军,将本地满学学制等诸方面的事情办好。
    学额,科举时代每次考试录取的府县学生的名额。清朝政府严格通过考试控制满学生员。满蒙八旗的吉林满字号,嘉庆五年设。
    童生毎五六名取进一名;廪增额各一名,廪增者即廪膳生员与增广生员的并称(廪膳是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增广是科举生员中有一定名额,后又于正额之外,增加名额,称增广生员);十年一贡,就是十年从贡生中选秀才送到国子监(太学)肄业。汉军八旗的合字号,亦嘉庆五年设,童生毎五六名进取一名;廪增额各一名;十年一贡。吉林满合二号,应试文童均由各城协领衙门考验骑射。分别满洲、蒙古、汉军旗色,佑领造具各童姓名、籍贯清册,呈送将军考验国语、骑射,发交户司,移送吉林府汇总考试。
    伯都讷厅,雍正四年设学,后裁。学额二名,并入永吉州取进。道光六年,设学额二名,二十二年,加额三名,仍附吉林府考试。同治十一年,分设专学额如故。廪增各二名,五年一贡。咸丰五年,捐输广额(广额,指放宽考试录取名额。朝廷遇庆典时常用)三名。六年,广额四名。同治七年,捐输广额三次,每次一名。(见《吉林通志》卷四十七•学校志四•学署•学额)宾州厅、五常厅等地无此项记载,说明没有得到朝廷的学额分配。这与伯都讷比起来相差太远。
    贡额,即选贡生的名额。贡生,指科举时代,考进府、州、县生员(秀才)送到国子监(太学)肄业的人。拔贡生,凡十二年一举,旧于吉林、伯都讷、长春三厅合拔一名。光绪九年,署将军玉亮、学政朱以增奏请设名额。寻议奏满合号各拔一名,吉林府一名,长春府、伯都讷厅合拔一名。后来,优贡生,凡三年一举,吉林无专额。奉天、吉林、黑龙江满合号及各学通行考选,共三名。从贡额一项看,向来都是“吉林、伯都讷、长春三厅合拔”,这是其他州县所没有的,伯都讷教育发展的位置就可想而知了。(详见同上)
    三、伯都讷满族教育之选举成果
    选举,即古代选拔举用贤能,分为举士和举官。进士、举人皆为科举选拔的人才,清朝科考乡试录取者为举人,称殿试考取的人为进士。
    乡试毎三年举行一次,在各省城举行。清朝期间,吉林全省累计考取举人49人,其中伯都讷占12人,他们是于凌辰、于凌云、于观霖、于荫霖、于钟霖、于蘅霖、于学乾、王炳堃、王耀德、王文珊、王延槐、徐景曦。毎三年令会集各省举人于京城考试合格者即可进为进士,如于荫霖等人就是这样。(见《吉林通志》卷四十八•学校志五•选举)殿试,是科举考试最高一级,在皇宫里举行,“ 皇帝亲临殿廷测试”。考中者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三名,曰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曰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若干名,曰同进士出身。殿试,全省累计考举19名,其中伯都讷8名、吉林6 名、长春2 名、伊通3 名。伯都讷考取的进士有:梁协南、于凌辰、于学乾、于荫霖、于蘅霖、于观霖、于钟霖、王熙鋆。他们都成为朝廷命官,最有名的是于荫霖,封官从台湾布政使起,后又几次升迁,最后任河南巡抚致仕。(详见同上)选举考取的名额最集中地反映教育成果。清朝晚期,伯都讷教育取得如此辉煌成果,说明在那个期间伯都讷教育有了巨大发展,并且为后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