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带文字鱼形图案石斧”考

“带文字鱼形图案石斧”考

关键词:松原;文化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松原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unxiaowe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30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石斧于2013年夏末在吉林省扶余市肖家乡征集。通长11.9 厘米,上宽3.9 厘米,下宽5.35厘米,中心厚2.85厘米,重305 克。刀口磨制,斧头状,斜弧刃,青石质砍砸器。石斧一面刻有两个象形文字,一面刻有一条鱼。石斧的刃处两侧均有磨痕,并且很光滑。石斧斜面打制合理,手握非常舒适。石斧的一侧面有磨痕,另一侧面比较光滑,像是人手经常握着使用所致。通身黝黑色,包浆自然,保存完整。
    与新石器晚期的带孔石斧不同,早期的石斧是直接用手掌握使用的,称为手斧,以后发展为装柄使用,功效有所提高。通常采取用绳索将石斧固定在木柄上的安装方法,由于石斧的刃口和木柄呈平行方向,因而斧的功用是劈,不易脱落,其制作方法已相当进步。斧是远古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出土的数量也最多。人们既可用它作为武器,也可用来打击野兽,还可以用它来砍伐森林、加工木材、制造木器和骨器。石斧是人类最初发明的简单工具,它利用力学的尖劈原理,可以用小力发大力,主要用于伐木。《诗•齐风•南山》有:“ 析薪如之何,非斧不克。” 意思是说,怎样劈开柴火呢,非用斧子不可。在远古时代,石斧是砍伐树木、开垦蒿莱的利器,为创立农业立下头等功劳。在石器时代,石斧是原始农业开辟耕地时的重要农具。人们从事火耕和耜耕农业,开垦荒地之时,就需要用石斧来砍伐地面的森林,砍斫地里的树根。只有在商周后,随着农业的进步,已脱离刀耕火种阶段,砍伐森林已不是农耕的重要任务,导致斧在农耕作业中的地位大大下降,反而在手工业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山海经•海外西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有一个叫刑天的人,因为跟天帝争权,失败后被去头颅,埋葬在常羊山。但他不服输,以两乳为目,肚脐当嘴,依然一手举着盾牌,一手舞着板斧,不肯屈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对此有诗云:“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干戚,干,就是盾牌;戚,就是斧钺。在这个神话故事里,石斧已由原始生产工具转化成原始兵器。
    刑天的传说故事是神话,我们不能相信它。但以石斧当兵器这一点目前已得到考古材料的支持。
    正因为这样,人类学家往往用石斧制造的水平去衡量远古人类文化发展的程度。在扶余市出土此石斧足可说明:夫余族人在当时已经掌握了很熟练的磨制石器的方法。它在当时对于推动夫余族人的生产生活必定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此石斧的出土,将为进一步研究扶余境内新石器时期人类的生活、生产等状况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应该说,扶余先民的劳动一方面创造了先进的生产力,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通体磨光,是新石器时期人类使用的石质工具的显著特征之一,且这一特征直至青铜器时代都没有消失。此石斧据石料、型制及制作工艺看,应属新石器时期遗物。由于本人较喜欢书法,对此“带文字鱼形图案石斧”拙见如下:一面象形文字为:“ 鱼族”二字;另一面刻有一条鱼。整件器物拙重却不失灵巧,憨实透着精致。对于长期醉心于夫余国历史的敝人来说,看到此石斧不免为之心动!《山海经》曾有“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附禺”亦作“鲋鱼”。 按其说法“鲋鱼”之山,就在今天的吉林省扶余市境内,其南北皆有松花江(北江为松花江干流,南为第二松花江),北有长春岭,从地形上看就像一条大鱼。这个地名是从记音和记形两方面而来:因为它在松花江的拐弯处,因此叫“附禺”; 它的地形像一条鱼,渔猎氏族把它叫“鲋鱼”。 以此可推理出,这枚石斧应该为古夫余族之遗物!它亦可为说明“如今的吉林省扶余市在古代必为古夫余国所属之要地”提供佐证。在几千年前制作此等文字图案绝非易事!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斧钺象征着王权。由此判断,此石斧当初应该不会为一般族众所有。

(作者系扶余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