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伯都讷鳇鱼文化简述

伯都讷鳇鱼文化简述

关键词:鱼;松原;伯都讷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松原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unxiaowe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3807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唐代,由于有了室韦族派五亲王之兵来渤海扶余府(今宁江区)助战征高丽,留居下来其后裔锡伯族成了把持松嫩交汇处一带渔猎生产、捕捉鳇鱼的能人,后来才有了伯都讷鳇鱼文化。作为鳇鱼文化中一项重要内容的鳇鱼贡,从乾隆年间开始,延续了150多年,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停贡。时间又过去了一百余年,围绕这种鱼类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鱼文化,除了一些典籍的零散记载外,留给人们的记忆已是微乎其微。这是个不小的遗憾!
    当今,又由于有了松原市政府实施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规划,其中一个项目江北滨江公园景观工程,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10多米长的鳇鱼仿古化石,它把人们的记忆带回到伯都讷鳇鱼文化的时代中。这又给人们以莫大的惊喜!
    笔者近些年来在研究伯都讷文化中对鳇鱼贡做些探讨,为了帮助大家认识鳇鱼文化,本文试图对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加以粗略的阐释和论述。

 


   地方志的记载

 

     《吉林省志.民族志》载:“鳇鱼又名鲟鳇鱼,鱼纲,鲟科,学名Huso dauricus,系海洋生物。每年春末夏初,鳇鱼由大海回游,溯江而上,进入松花江中下游产卵繁殖。成鱼体长5米至7米,背灰绿,腹黄白,体形似鲟而大。该鱼体大肉多味鲜,肉白脂黄,卵尤名贵。鳇鱼是清朝宫廷必备的祭品,也是帝王后妃品尝及赏赐臣僚的珍品。鳇鱼数量很少,不易捕捞,渔户往往要耗费许多工日,方能捕到一两尾合乎贡品规格的鳇鱼。捕到后,要由‘务户里达’命名造册,记录身长、胸围、花色等数据和特征,上报‘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存档,然后将鱼送到利用江岸内凹或河区建成的与江水相通的‘鳇鱼圈’里去饲养。迨至隆冬季节,破冰下网捞出鳇鱼,冻挺后用黄绫子裹好,装进特制的桃木小车,运送北京。选定起程日后,护送人员须提前三日沐浴更衣,食宿在衙署。出发时,车上插‘贡’字小旗,路上每至驿站,更换镖丁,负责保护贡品不受损坏和押贡人员的安全。沿路府州厅县等地方官员在贡车经过时要有迎送仪式,有的还要捐赠钱物。在支应鳇鱼差务的同时,锡伯族人也从事自给性的捕鱼生产。”
    以上记载写出鳇鱼的名称、繁殖、形体肤色、鱼肉特点、朝廷所用、捕捞鳇鱼与鳇鱼贡的管理与饲养、进贡盛况等方面内容,比较简要、概括。
    《扶余县志》记载:“乾隆年间,将松花江特产鳇鱼定为贡品后,锡伯人充当鱼差,分住在达户、双屯子、锡伯屯等地,归内务府直接管辖,管理者称‘务户里达’,有大小之分。双屯子苏姓‘务户里达’为其它几地捕鱼总管之首。”“乾隆年间,朝廷遣南迁至京师的部分锡伯族人回驻伯都讷一带支应鳇鱼贡差务。陆续北返的锡伯族人在地方由‘务户里达’管理,统一进行捕养鳇鱼和进贡活动。为完成鳇鱼贡差务,居于伯都讷的锡伯族人相继修建了3处鳇鱼圈。”“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十八日,侵华沙俄部队攻入伯都讷新城,守城文武官员弃城逃走。俄军收缴清军枪械,掠城后撤离。同年,停鳇鱼贡。”
    以上记载扼要阐述了锡伯族回迁、重操旧业及停鳇鱼贡等事,虽然简单,但也基本反映了伯都讷鳇鱼文化的概况。
    笔者接下来想就这些记载,稍稍详细地论述所涉及的几方面的问题。

 


    鳇鱼的名称

 

    关于鳇鱼的称谓,自古以来在诸多典籍中多有不同的说法,可谓歧多复繁。《康熙字典》:“鳇……也。”《辞海》在解释时又说:“学名即鳇。”《金史•地理志》:“会宁府贡秦王鱼”。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或号秦皇鱼。”《吉林汇征》:“鲟鳇鱼,俗名秦皇鱼,鳇即鲟鳇之误。”《御制鲟鳇鱼诗注》:“鲟鱼……辽名色里麻鱼,鳇鱼……辽时阿巴尔鱼……俗统呼鲟鳇,又名阿金鱼。”《博物志》:“东海有牛鱼。”《字林》称:“长鼻鱼。”还有人认为鳇鱼一词为康熙所赐。总之,关于鳇鱼的称谓有秦王鱼、长鼻鱼、牛鱼、麻特哈鱼等20余种。可以这样说,没有任何一种鱼类能有这么多称谓的。其原因是不同年代、不同民族各有不同名称所致。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可忽视,那就是因为得到皇帝的恩宠,皇帝用它祭祀上天和祖宗,用它改善御膳和王公贵族的口味,用它令新继皇位的君主踩着鳇鱼背登上宝座,一时间鳇鱼珍贵起来。正如《明一统志》所说:“盛京之鱼,肥美甲天下,而鲟鳇尤奇。”这便是口碑、史料关于鳇鱼流传记载如此详多的原因所在。

 


 鳇鱼的形体肤色

 

 鳇鱼以体大、肤色斑斓而著称。自古以来记载颇多,比较翔实,但参差不一,出入很大。仅举几例:《东海志》载:“今出混同江,大者丈余,重千斤,白肉黄脂。”《明一统志》:“巨口细睛,鼻端有角,大者丈余,重可三百斤。”《辞海》:“长达五米。背灰绿色,腹黄白皮。初夏溯江产卵,性成熟迟,约需十二至十七年。”《汉语大词典》:“鳇鱼,形体与鲟相似,有五行硬甲,口大,半月形,两旁有扁平的须。”于济源《谫论关东鳇鱼文化》:“由子鱼长为成鱼需十六七年,体重过千斤的寿命在百年以上。”
    繁杂的记载,出入很大。于济源文中记述:“经过实地考察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描述:鳇鱼鱼体硕大,生活习性类似大马哈鱼,春夏在江中产卵,然后回游鄂霍茨克海,体长可达二三丈,体重三、四百到一千斤,最重的可达两千斤。”这个描述较为可信。因而笔者认为最新版本的《汉语大词典》所记还是很准确的。 

 
  

鳇鱼的生活习性

 

    这方面记载不多。《吉林地理纪要》:“头有孔如鲸,行如江豚之涉波,孔中喷水高一、二丈,訇然有声。”在其他典籍中未见相似说法。于济源认为“性情凶猛,力可翻船,平时潜伏深水急流中,伺机捕取食物,行动迟缓,一旦活跃起来,能量极大,在水中倒竖,搏击波浪。口方如袋,潜入水中吸食鱼虾,七八斤重的狗鱼和十余斤重的鲤鱼常是它腹中之物。”这个描述与民间口头流传基本相同,可以借鉴。这样生猛地巨型鱼,捕捉起来是绝对困难的。

  
  

鳇鱼的捕捉

 

    捕捉鳇鱼既艰难又危险,松花江沿岸各族人民,特别是锡伯族人,为求生存在实践中摸索出许多的捕捉方法,这在多种典籍中有记载,也有民间传说,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是钩钓法。用松软的黄檗皮做成木漂,浮在水面,漂子缚有铁钩。鳇鱼见漂,甩尾击打,尾便扎于钩上不可得脱。用钩钓得在风雨交加的夜间才可行,因为这时鳇鱼才可露出水面。捕鱼人还要驾着梭形的独木船,行动迅速的穿梭于狂风大浪的水面上,否则会被鳇鱼掀翻渔船,捕鱼人葬身江底。
    二是叉捕法。每遇见风浪大作时,乘风扬帆,奋力追赶,持叉采捕,待到风平浪静时,鱼力困乏,捕鱼人乘桦皮船追上去,抛叉取之万无一失。这种情况一般是用连柄叉叉,渔者手持丙叉用力刺中鳇鱼,便擒获。另一种鱼叉是脱柄叉,是叉大鱼用的。叉柄一端系绳索缚在渔人手腕上,见鱼距十几米远,便将叉抛出,保证叉进鱼鳃。中叉大鱼因疼痛拖着鱼叉狂游。渔人牵着绳索驾船紧随其后,待大鱼精疲力竭,便擒拿上船。
    三是挡亮子法。每年五六月间江水泛滥,鱼多随水进入大江的河叉子里,以柳条密编成笆,横插河口,下流既无出路,上流又被堵塞,至秋后水落,用网打捞,大小无遗。
    四是闷杠法。于江边水深数尺处,多植木桩横植江流,约四五丈长,或作方城形。沿江一边无桩者,名曰闷杠,水面下系以水袋,鳇鱼进入方城被木桩隔住,不好出去,皆钻入水袋中。次日渔者驾小舟取之,一举可得数百斤,至数千斤,均以小舟载回。
    五是网捕法。渔者将三层淌网横拉江上,鳇鱼触网便被缚住,越裹越紧,守候在不远处的渔者便及时收网,往往鳇鱼会驯服地随网上滩。但如果它一旦发现自己落网时,便发狂地摆动尾巴,激起浪花和江底沙石,四处飞溅,甚至出现船翻网破鱼逃走的情况。有经验的捕鱼人总是不准人说话或弄出响声。领网人轻轻地给鳇鱼戴上笼头,然后大家用力往滩上拉网鳇鱼就乖乖就擒。原因是鳇鱼的鼻子最怕磕打敲碰。
    还有冬季捕鳇法等许多捕捉鳇鱼的方法,这里不一一赘述。  


  

鳇鱼的烹调

 

    鳇鱼肉味鲜美,鱼胃肠、鱼漂、鱼籽、鱼皮、鱼油均可食,尤其是鱼头、鱼筋、鱼唇、鱼骨,有如名贵的鱼翅,价格昂贵,属于珍品。鳇鱼的民间吃法很多,有煎、炖、炸、蒸等,还可以汆鳇鱼丸子、包鳇鱼馅饺子,味道都很鲜美。因鳇鱼各部位都是美食,因而不同部位便有不同吃法。
    一 鳇鱼头和筋的吃法。鱼头很像鲨鱼翅,脆生可口,鱼筋有如鹿筋、驼峰、熊掌,柔韧绵软,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因其价格昂贵,又是馈赠佳品,故平民很少自食。最普通的吃法是煮熟后,剔下皮肉或切块蘸盐吃,或加佐料拌着吃,当然也可以煎炒烹炸。
    二 鳇鱼籽的吃法。鳇鱼籽与大马哈鱼的鱼籽相似,雌鱼腹中有卵如珠,每尾卵量80万至240万,可以用盐腌制,也可以晒干储藏,以备冬季食用。吃法很简单,不必蒸煮烧烤,放入口中咀嚼即可,越嚼越香。也有生拌鱼籽酱的,味道分外鲜香。
    三 鳇鱼漂、油的吃法。鳇鱼漂可以制上等鱼胶,也是生拌与熟食的佳品。鳇鱼油可做食用油,烧菜用。
    四 剩余鳇鱼肉的吃法。春夏秋三季鳇鱼捕获量较大,食用不完,渔人就把鳇鱼加工成鱼干。有生晒,也有蒸煮后晾晒的。之前要切成条子,或把鱼块用刀拉几道口,在木桶里用盐腌好,这就是鱼条子和鱼匹子,用柳条一串一串穿好,放在晾鱼架上晾晒,以备冬天食用。鱼匹子可煎着吃、蒸着吃,鱼条子可当干粮吃,味道都很清香可口。
    五 清蒸清炖鳇鱼。这道菜用的佐料很奇特,全是当地所产,有寒葱、江葱、山花椒、五味子藤、把蒿等。清炖时用鳇鱼自身的油,加上盐,江水炖江鱼。
    六 生食鳇鱼。这种吃法是沿江人最普遍的饮食习俗。吃生鱼有两种做法:一是杀生鱼,二是刨花鱼。所谓杀生鱼就是把鳇鱼肉片下来,切成丝,用醋浸上,拌以葱、蒜、辣椒、盐面,过半小时后就可以吃。生拌鳇鱼脆生硬挺,吃起来喷香爽口,是下酒的好菜。刨花鱼的做法是:把冻鱼的皮剥下来,用木匠用的刨子刨鱼肉,刨出的冻鱼片薄而硬挺,五花三层,装在器皿里,拌上盐面、陈醋、辣椒油,就可食用。不腻不柴,香爽可口,色香味俱佳。有人说:“吃上刨花鱼,饮酒人不醉。”
    现在,鳇鱼已不是什么禁食之品了,它已被列入寻常百姓的菜谱之中。但是在吉林境内的松花江,鳇鱼已基本绝迹,谁想吃也难以吃到。前不久黑龙江捕到一头大鳇鱼,说明在该省还是可以饱餐鳇鱼宴的。据介绍黑龙江特产风味中以鳇鱼为主的宴席,是由六道凉菜、八道大菜组成的,其中大菜有“北国山珍鳇鱼”、“冰城水晶嫩鱼”、“脆皮松仁金条”、“人参茄汁划水”、“清拌蔬菜鱼丝”、“宫廷鹌蛋鲟籽”、“酒锅黄芪全鱼”、“翡翠鸳鸯鱼翅”、“冰雪银耳鳇腹”、“扒鳇唇鹿筋鲍”、“酒醉金猴鳇鱼”等,任凭选择。此外还有红烧、熏烤、煸、汆等烹鳇鱼菜肴出现。其中的砂锅鳇鱼,原汁原味,鲜美异常,更是闻名遐迩。  


  

鳇鱼皮衣饰

 

    鳇鱼皮色淡黄,有天然花纹,日光映在上面,很美观,可染成各种颜色,制衣裳和鞋袜。一般用来制夏衣,如鱼皮上衣、鱼皮帽、鱼皮袜等。妇女穿的鱼皮衣裳则用山上各种颜色的花瓣染上鱼鳞花,染金色鱼鳞花的比较多。鳇鱼的脊椎骨还可以磨制纽扣及其他饰品。《皇清职贡图》称:“妇女帽如兜鍪,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皮色,边缀铜铃,亦与铠甲相似”看来是很美丽华贵的。 


  

饲养鳇鱼的鳇鱼圈

 

    鳇鱼圈原本是渔人临时养鳇鱼的地方,以备随时取用。每到秋天,渔人傍江凿池蓄鱼,池中立木为栅,距离不盈寸。引活水与江通流,而鱼不得过。也有编柳为坝,坝口用闸防鱼外逃。伯都讷的鳇鱼圈,一般都是长宽各10丈余或六丈余,唯双屯子鳇鱼圈(设在西大嘴子江对面)比较大,长宽各近50丈。圈中深度低于河床,引一条水渠通江,江水及水中鱼虾、浮游生物可时时涌入坑内。
    清朝廷决定由内务府直接管理鳇鱼贡以后,专门在各鳇鱼圈附近建鱼楼,也叫打鱼楼。楼为二层,两侧设平房。其功用冬为存网处,夏为补网地,日夜有打牲丁值守,一为保护鳇鱼不被盗窃,二为打鱼虾饲养鳇鱼。务户里达和总管衙门经常检查,是不允许有丝毫失误的。 

 
  

走进朝廷的鳇鱼祭

 

    鳇鱼祭起自民间,起自捕捉鳇鱼的民族。捕捉鳇鱼时的巨大风险,使人对鳇鱼产生敬畏之情;由于皇帝对鳇鱼的重视致使人们对鳇鱼产生了神秘心理。他们捕到鳇鱼不敢携入室,恐有神祟;他们用鳇鱼占卜,形成了禁忌;特别是他们认为用凶恶而又美味的鱼祭祖祭天是大敬大孝。他们用活鳇鱼祭祀,之后杀死,接下鱼血,祭者要喝血、喷血,然后将鱼埋入土中不准吃,表示对祖宗的虔诚。另一种祭法是割下鱼头、鱼尾供在桌上,祭后长辈吃鱼头,晚辈吃鱼身,孩童吃鱼尾。当然祭祀方式因民族、习俗不同而种类很多。
    随着鳇鱼贡的确立,清朝皇宫把鳇鱼看得很重要,成为祭天祭祖必备的牺牲品。皇帝在祭天地、太庙、社稷、孔子等大祀时,都用鳇鱼。仪式也比较庄严繁缛。内中有一项是把大鳇鱼摆放在祭坛之前,皇帝手拈线香,脚踏鱼背,趋步前行,到祭桌案前往香炉里上香,然后再顺鱼背走下祭坛,行三拜九扣之礼。祭祀完毕,就将鳇鱼分给下属食用。鳇鱼不惟皇室一家独享,还分给各贝勒王子、王公大臣,用以祖祭和家祭。  


  

朝廷钦管的鳇鱼贡

 

    给皇上进奉鳇鱼贡起于民间自愿,起于忠君爱国的思想。皇上把鳇鱼贡纳入朝廷统管,按照条例执行,是对东北渔民的残酷压榨。乾隆皇帝认为鳇鱼如此珍贵与神秘,就应由皇室独享。所以他下令捕鳇、贡鳇之事由朝廷内务府直接管起来,专设“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下设“务户里达”。规定民间不准私捕鳇鱼,更不许吃鳇鱼,违者砍头。制订贡献鲟鳇及采捕定例,不得违抗。调遣南迁至京城一带的锡伯族人返回松花江中下游两岸居住,仍把持渔猎生产,充当务户里达头目和打牲丁。进贡的立项,除大年除夕祭天祭祖和新皇继位大典必由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各地按数量按规格进奉外,吉林将军必须每年谷雨、立冬、万寿节(皇帝诞辰)进贡鳇鱼及其他物产。万寿节贡白肚鳟鱼囊肉、鱼油炸鲟鳇鱼肉丁、烤干细鳞鱼肚囊肉和草根鱼、胖头鱼、鲤鱼、花鲫鱼鱼油;谷雨贡鲟鳇鱼十尾,其中超过一丈长的二尾,鳟鱼九尾,翘头白鱼、草根鱼、细鳞鱼、白鱼等共四百尾;立冬贡与谷雨贡同。每贡单先呈皇上御览,由皇上圈点批示,按批令数呈进。由此可见鳇鱼贡是由皇上钦管的。
    朝廷需要鳇鱼的数量越来越大,江里的鳇鱼越来越小、越来越少,加之总管衙门管理不当,偷捕、滥捕的现象越来越无人过问,捕鳇鱼越来越难,征鳇鱼也越来越难。小民苦,官则忧。乾隆末期,捕打鳇鱼便难以足额。据说一次,乾隆去天坛祭祀,路过正阳门门外,见市场出售的鳇鱼竟比贡品大出许多,回宫后即将乌拉总管索柱革职,并决定捕贡鳇鱼一事由吉林将军衙门负责。但是不管由谁执掌其责,捕打鳇鱼终究是越来越难了。据载光绪十三年,伯都讷地方本已按额捕捉鳇鱼,可是夏天江水大涨,鳇鱼全都从圈内随洪水逃走。一时间江洋遍野,难寻下网之处。吉林将军衙门发下公文,“无论纳属,外界,不分畛域,网窝,外所,起紧设法捕打……务须依限解送,不能以江水涨泛不能捕获推委,贻误贡鲜。”尽管公文急达,但难捕还是难捕。
    这是天灾,更有因外患而来的人祸。光绪二十六年夏,吉林将军衙门在给朝廷的奏报中说:“因边之内外洋人上下占据,拦江沉石,横修铁桥……加以现年日俄启衅……自春以来仅与洋人稍远者,捕得鳇鱼三尾,尚欠贡额十七尾。”
    同年,伯都讷鳇鱼贡停。  


  

伯都讷后裔的说法

 

    笔者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伯都学校任教师,在一次政治运动中参与了《伯都公社三史汇编•王门楼子罪恶发家史》的编写,走访了一些老贫农,听他们讲了一些世代流传的传说,现概括如下:
    原住在伯都讷的锡伯族人把持着渔猎生产,鳇鱼成了他们的主要捕获物。清朝政府为防“老毛子”(沙俄)策反,将锡伯族人全部迁至新疆驻防。当地其他族人对鱼类进行滥捕绝杀。鳇鱼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没过多久鳇鱼濒临绝迹。居住在伯都讷旧城外的大户“王门楼子”,在副都统衙署的支持下,将三江口一带水域管理起来,不准下水捕鱼,还到附近小河子里捕捞鱼虾,放入江中饲养鳇鱼。八年后,他们试捕,从中选出三条五六米长鱼膘满肉肥的大鳇鱼,冷冻后装入特制木箱,驾到马车上,日夜兼程于大年除夕赶到京城,进奉鳇鱼贡。乾隆皇帝惊喜地收下鳇鱼,赐给王门楼子一张牛皮诏,允许他们跑马占荒扩大家业.后西迁留驻北京的锡伯族人又受朝廷派遣返回伯都讷,充当“鳇鱼差务”,重新把持渔猎。“王门楼子”感到大业旁落,与锡伯族斗,与总管衙门斗,并到朝廷告状,几乎弄得家破人亡。没办法只好以农牧为主,重建家园。  
 

 

有关鳇鱼的诗文作品

 

    这方面作品所见不多,《吉林外记》有康熙《御制鳇诗》:“更有巨尾压船头,载以牛车轮欲折。水寒冰结味益佳,远笑江南夸鲂鲫。”乾隆《松花江捕鱼诗》:“就中鲟鳇称最大,度以寻丈长轩,波里颓如玉山倒,掷叉百中诚何难?钩牵绳曳乃就陆,推牛十五一当焉。”还有一首作者不详的《鱼楼晓景》:“为寻鲟鳇筑一楼,临江晓起景偏幽。网堆船尾鱼翁睡,月隐林稍兔魄收。水扑朝烟笼四角,山含晨气阔中流。任他波浪兼天涌,我在齐云最上头。”
    现代作家的作品有:
    苏赫巴鲁:《伯都讷鳇鱼贡》(《伯都讷文化丛书•伯都讷周边文化》);《次韵王维宪七言律诗〈鳇鱼圈〉》。
    于济源《谫论关东鳇鱼文化》(《学问》杂志)。
    施立学:《鳇鱼圈》(《吉林日报》)。
    高振环:《鲟鳇鱼:松花江的记忆》(《吉林日报》)。
    王维宪:《锡伯族渔民赴京进鳇鱼贡的传说》(《伯都讷文化丛书•伯都讷史话与传说》);《伯都讷鳇鱼贡始末》(《松花江》杂志);《伯都讷进贡歌二首》(松原日报《宁江周刊》);《七律•鳇鱼圈》(《丁丑园诗文丛》)。
    捕捉鳇鱼、食用鳇鱼和鳇鱼祭、鳇鱼贡,做为一个历史阶段已经远远地过去了,然而围绕鳇鱼的奇特的鳇鱼文化现象还保存在典籍史志和人们口头上,但显得很脆弱。松原城市建设中“鳇鱼文化”的再现,会促使这一文化现象在各族人民生活中传承、发展、变化……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