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阿骨打与“大金得胜陀颂”碑

阿骨打与“大金得胜陀颂”碑

关键词:阿骨打;松原;大金得胜陀颂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松原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unxiaowe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593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大金得胜陀颂”碑位于松原境内的拉林河畔,是金代第五世帝王金世宗完颜雍为缅怀其祖父开国元勋太祖完颜阿骨打反辽获胜而建的纪功碑。
    阿骨打是金世祖劾里钵的二儿子,从小身体强壮,臂力过人,拉硬弓,箭射猛虎,跨下马,驰骋疆场。他性情豪爽,见解独特,年青时跟随父兄出征作战,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劾里钵去世后,由兄长乌雅束做首领,这期间生女真人养精蓄锐。到了1121年乌雅束病故的时候,生女真人异军突起,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按照兄死弟继位的原则,阿骨打袭居节度使之位。时年,阿骨打45岁,正值人生的壮年。阿骨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迅速把安出虎水和黑水两岸的女真部落联合起来,他被大家推举为联盟首领。
    当时天祚帝昏庸无道,残暴不仁,特别是对女真人,要踩就踩,要杀就杀,视女真人的生命如蝼蚁。一进入春季,天祚帝就带领满朝文武和他的妃子们离开京城,到鸭子河一带捺钵。捺钵,契丹语,汉译为“行在”,即辽帝出行所在地。 据《辽史•营卫志》载:“辽国尽是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季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
    为了猎鹅捕雁,天祚帝要求女真部落每年必须进贡大量捕猎用的海东青。海东青,雕的一种,性凶猛、剽悍,产于我国东北黑龙江一带,驯服后是珍贵的狩猎工具。金、元、清朝代贵族们常用它狩猎。这种飞禽一向稀少,不易捕捉。如果不按期交齐海东青的数量,朝廷就会降罪,这就引起了女真人的极大恐慌和愤恨。同时,辽的银牌天使阿咕嘟是个有名的色魔,他经常打着到女真部落检查工作的名义,肆意蹂躏女真女子。每到一处,他必须要女真美女伴眠。否则,他就会找女真人的麻烦。女真人咽不下这口气,跑到朝廷去告发阿咕嘟,不料天祚帝听了哈哈大笑,还说这是他赐给银牌天使阿咕嘟的特权,此事令女真人无比愤怒。特别是在一次春捺钵的头鱼宴席上,天祚帝目中无人,强迫阿骨打当众脱衣歌舞,对其百般羞辱,这就更加坚定了女真人推翻大辽的决心。
    阿骨打有个侄子名叫希尹,此人志大才疏,不但精通满文,还经常学习中原文化,是阿古打的左膀右臂。一天,阿古打和谋臣宗翰、希尹等人经过细致研究,决定联合其他诸部落,共同出兵征讨大辽。据《伯都讷史话与传说》载,公元1114年阴历九月初十,女真人在涞流誓师。
    这一天秋高气爽,天空万里无云,涞流水清澈见底,有几只水鸟不停地在水面上盘旋。看上去,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宁静,像什么事情都不会发生似的。然而,又有谁能够想到,一场暴风雨就要降临了。如果我们翻开中国的历史书籍看一看就会明白,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正是从这一天起,一个统治我国北方近二百年的耶律氏家族将彻底告别这个政治舞台,谢幕下场。替代辽闪亮登场的,则是纯朴、勇敢的女真人。如此说来,这是一个多么值得纪念的日子啊!这天正当午时,就在涞流水(今扶余的拉林河)西岸的草原上,完颜阿骨聚集了女真兵士共计2500人,举行反辽誓师大会。
    阿骨打站在土岗上,将士们见他体如乔松,马有当地阜岗那么大。阿骨打看他的人马也异常威风,认为这是个吉兆,大事必成。当即宰杀牛羊,祭天地,祭祖先,再祭帅旗,一切完毕。阿骨打当众陈诉了朝廷的种种罪行和灭辽的决心,随后放开喉咙,对将士们说:“偌大事克成,复会于此,当酹儿名之。”三军将士情绪激昂,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连声高呼:“不灭大辽,我等决不收兵!”
    女真人胸中的怒火一旦燃烧起来,就像森林里的大火,越烧越旺,谁都别想把它扑灭。辽、金战争的序幕就此拉开。
    女真大军在完颜阿骨打的统领下,向西挺进,星夜渡扎只水(今贾津沟子),天刚放亮进入辽的地界,直捣宁江州。
    《契丹国志》卷十载:“混同江之东,名宁江州。”宁江州(今伯都古城遗址)是辽的边陲军贸重镇,始建于“清宁四年(1058年)城鸭子(东流松花江西段)、混同(西北流松花江)二水之间”。宁江州有榷场,女真人以北珠、人参、生金、松实、白附子等为市,商贸比较繁荣。《松漠纪闻》载:宁江州“女真献来方物,若貂鼠之属。各以所产,量轻重而打博,谓之打女真。后多强夺,女真始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辽和女真的恩怨由来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了。
    城内建有一栋栋青砖大瓦房,住有百姓人家。宁江州是辽统治者为加强边防和繁荣边贸而设立在女真前哨的边城,先为防御,后升观察,行政上归东京道所辖,兵士则隶属于东北路统军司(长春州既塔虎城)。朝廷派有军队驻守此城,总计不下三千人马。都统萧兀纳能征惯战,深得天祚帝的信任。再说,这座城的城墙较高,又有一道宽阔的护城河,易守难攻。另外周边还有新安城、杨家城、联合城等诸多卫城,里面都有驻军。宁江州一旦遇上险情,卫城的军队就会迅速赶来增援。当时有人说,宁江州是辽的代名词,意思就是不容易打。由于宁江州与女真接壤,又是辽的重镇,经过认真研究,阿骨打还是决定先啃这块硬骨头。
    《金史•营卫志》载:“九月,太祖进军宁江州……”在行进途中,女真人遇上辽的混同军。这支辽军有一百多人,为首的是辽的大将耶律谢十。见了女真军队,耶律谢十勒住马的丝缰,大喝一声:“你们这是要往哪里去,难道说还想兴兵造反不成?”阿骨打一摆手中的金柄开山斧,冷笑道:“不错,我等正想兴兵造反,识时务者闪开道路,如若不然,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周年!”耶律谢十大怒,挺枪便刺。阿骨打闪身躲开,和耶律谢十战到一处。不出三个回合,阿骨打大吼一声:“着。”一斧下去,将耶律谢十斩为两段,死尸“扑通”坠落马下。混同军见主将被杀,吓得面如土色,纷纷抱头鼠窜。女真大军迅速前进,很快就包围了宁江州。阿骨打把中军帐设在城北的土岗上,站在这地方,居高临下,可以看清辽兵的一举一动。与此同时,希尹派移烈、阿里罕、娄室等大将各带二百精兵,分别埋伏在各路途中。单等卫城人马出城增援主城时,就地歼灭。
    宁江州被困,都统萧兀纳和防御使大药师奴不敢怠慢,立即率领守城官兵进行抵抗。一边放出响箭,通知卫城出兵增援。卫城辽兵出了城门,可是还没走出多远,就被早已埋伏在那儿的女真人给歼灭了。萧兀纳和大药师奴见卫城兵马没来援救,就知道没啥指望了。他们派人杀出城去,星夜赶往朝廷送信,请求援兵。天祚帝闻报吓了一跳,他没料到女真人会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兴兵造反,立即派三千渤海军前去增援。可是,渤海军的主将合讷为了保存实力,一路上磨磨蹭蹭,故意耽误时间。女真人与宁江州的守军激战数日,由于女真人进攻太猛,难以抵抗,又见援兵迟迟未到,辽兵不得不决定弃城而去。这天一大早,东城门突然被打开了,萧兀纳和大药师奴带领辽兵奋力往外突围。不想阿骨打早有准备,派了重兵防守,几经冲杀,辽军死伤大半,鲜血把护城河里的水都染红了。防御使大药师奴被生擒。最后,只有萧兀纳一人杀出重围,独自逃往长春州了。
    宁江州首战告捷,女真人乘胜追击,又接连攻克了出河店、宾州、咸州等军事重镇,一口气拿下了黄龙府等五十座州郡。经过女真全体将士的浴血奋战,1121年,女真人灭大辽。1126年,女真人又灭了北宋,占据了中国北部大半壁江山,形成金、宋对峙长达一百二十年之久的政治格局。
    涞流誓师七十年后,也就是大定二十四年(1184)三月,金世宗完颜雍突发思乡怀古之情,回归上京省亲,沿途揽物记胜,抚今追昔,不胜感慨。这一天,大队人马来到涞流水边,见天色已晚,便在此地安营扎寨。完颜雍刚躺下休息,就听见帐外传来一片嘈杂之声。他披衣下床,出了帐篷一看,见不远处站了不少士兵。只见他们坦胸露背、衣不遮体,身上血迹斑斑,有的还缺胳膊断腿。世宗有些害怕,仗着担子问道:“你们是些什么人,如何弄成这般模样儿?”士兵们说:“我们是跟随太祖一起讨伐大辽的将士。我们为何弄成这个样子,这还用问吗?我们是阵亡人员。别忘了,女真的天下可是由我们打下来的呀!可是现在,还有谁会记得我们呢?等到将来,恐怕连我们的首领阿骨打是谁,都不会有人知道了。” 
    激灵一下,完颜雍醒了过来。他睁眼一看,才发觉自己刚才不过是做了个梦。叫来军师一问,军师告诉他,此处正是当年太祖率领女真将士誓师之地。世宗深感先祖和将士们开国之艰辛,为缅怀祖先创业之恩德,下诏在先祖完颜阿骨达誓师之地建立“大金得胜陀颂”碑一座 。同年七月二十八日,在拉林河畔立此碑。碑文由赵可撰稿,党怀英篆额,孙俣书丹,无刻工姓名。
    石碑为青石雕成,高320厘米,由龟趺座、碑身、碑额三部分组成。碑首呈长方形,高79厘米,宽100厘米,厚38厘米,碑顶及侧面共雕有四条对称盘龙,龙头向下,龙身相交,张吻怒目,双爪夺珠,线条流畅,生动逼真。正面两龙盘曲之间,留有碑额,刻有大字篆书“大金得胜陀颂”,六字二行,为金代文人、书法名家当怀英手笔。碑身高177厘米,宽85厘米,厚31厘米,正面刻有汉字碑序及颂诗八百十五字,计三十行,最长一行七十九字。前部分追述了完颜阿骨打在此地聚集兵马,传梴誓师的经过,后部分介绍了建碑的原委和颂赞帝业长久的四言骈体诗文。文字简练,顺理成章,大量引用了中国古代历史传说和汉唐等皇帝故事。碑身四周雕饰蔓草纹。背面为女真大字,碑额三行十二字,碑文三十三行,每行六、七十字不等,计一千五百余字。罗福颐《满洲金石志》所收较全,《吉林外记》仅录十二行,但由于它的首次记载和披露,引起了中外学者对此碑的注目、重视和研究。碑身下有龟趺碑座,高72厘米,宽97厘米,长160厘米,重千余斤。这种龙首、龟跌座的形制显然是继承了唐宋以来碑刻的风格。
    正面汉字碑文,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严重,加以断为三折,有些字已不完整。所以给整理碑文带来很大困难,碑文见诸文献记载的有萨英额《吉林外记》、李桂林《吉林通志》、罗福颐《满洲金石志》、扶余乡人张其军《扶余县志》、盛京时报社《东三省古迹遗闻续编》、《吉林省历史概要》等书。吉林省博物院整理的碑文已列入展厅辽、金部分。
    此碑立后夏迎风雨,冬披雪霜。延至道光初年尚完整,光绪十三年夏,展设黑龙江电线时,曹廷杰曾亲至伯都讷,“见断碣卧荆棘中,其文被风霜剥蚀,不及道光三年及林堂主事萨英额记录之全。爰手拓数分”。是为碑文拓片之先者。《扶余县志》也记载:“清初不知何以折断、遂横倒地上,污以风雪雨泥,几不可辨。附近耕地农夫每以之磨锄或坐其上而话桑麻。”民国四年时,“碑石折半倾坠,风雨剥蚀,字迹模糊。尚能识其大意,辨其书法。”县长孔宪熙命人洗而拓之,复“命人以砖砌之,重新接树,遂得屹然壁立。”并“补其破坏。建树碑亭,鸠工选材,举而成之。”此碑亭早已不复存在了。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文物高度重视,多次拨款对“大金得胜陀颂”碑进行维修和保护。1961年4月,“大金得胜陀颂”碑被公布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重修碑亭。亭高4.5米 ,边长为2.7米,碑在当中,前后有门。1975年,为其修筑了钢筋水泥护栏。周长60米,高2米,正面设钢筋门栏。
    十年动乱期间,“大金得胜陀颂”碑遭到严重破坏。1966年碑亭被造反派捣毁,1976年有人亲眼目睹,一伙防汛民工将石碑推倒,然后扬长而去,碑身折为三段。1977年,研究人员依靠化学药物,将残碑三段粘接复原。
    1983年修筑了石础护坡,重修了仿金风格的红柱黄瓦碑亭一座,并立标志牌座,碑上有黑色大理石阴刻金字标志牌4块,文字由边文源书丹。1993年,为其修建了全封闭式的保护罩。1999年,为其树立花岗岩石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一块,并对护坡进行了加固处理。
    1985年8月在扶余举办了“大金得胜陀颂”碑建碑八百年学术讨论会。国内50多名金史学者、考古专家参加了会议并发表了各自的学术论文,共同探讨“大金得胜陀颂”碑的历史作用和学术价值。这次学术讨论会把对“大金得胜陀颂”碑的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88年1月,“大金得胜陀颂”碑正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9月,扶余县委、县政府对大金碑再次实施保护性维修,建大金得胜亭、大金展览馆。得胜亭占地面积144平方米,建筑面积331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三层八角,亭高25.92米,黄铜铸顶。游人可以从一层进入,直通亭顶,登高望远,一览保护区湿地风光。与得胜亭紧紧相依的大金展览馆,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平面布局呈“工”字形,框架结构,为起脊歇山式仿古建筑。
    这座金碑笔直地站立在我国北方广袤的原野上,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风吹雨打,把世间沧桑尽收眼底。碑文不仅记录了大金开国者完颜阿骨打的创业生涯,也是女真人反抗斗争的真实写照,同时再一次有力地说明,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是满、蒙等各兄弟民族共同联手开发建设了我国的北疆,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谱写出了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特别是碑文上的金文,是迄今保留字数最多、最为完整的一块,因此更增加了它的学术价值。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