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卦勒察考录

卦勒察考录

关键词:卦勒察考录;松原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松原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unxiaowe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159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十六世纪末,吉林大地出现过一个新的部落,名为“卦勒察”。但只经过一个多世纪,它又像一个历史过客消失了。这里仅根据留于史书中的蛛丝马迹和民间的一些传闻,向人们展露一下正在消失中的历史。

 卦勒察地处何方

    清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魏源所著《圣武记》载:“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叶赫、哈达、辉发、乌拉(扈伦四部)、科尔沁、锡伯、卦勒察(蒙古三部)、珠舍里、讷殷(长白山二部),九国之师三万来侵,营浑河北岸,国人皆惧。”
    这场战争,就是清史上著名的“九部之战”。因九部人心不齐,终被努尔哈赤击败。
    这是“卦勒察”首次出现于历史,此前还没有哪部著作提及“卦勒察”。
    近代史名著《曹廷杰集》说:“卦勒察在嫩江左右,近伯都讷。”但曹公亲临其地,问及伯都讷人,“犹言其地蒙古有卦勒察、锡伯二种,但不能分指其地。”曹公也只能说:“查卦勒察,今无其名。”卦勒察当即今郭尔罗斯前后二旗地。”郭尔罗斯1547年随科尔沁到松嫩两江汇合处南岸。1593年参加九部之战,也只能在科尔沁一起,绝不能另起名字参加的。所以说“卦勒察当即今郭尔罗斯前后二旗地”之说是不确切的。

卦勒察,仍是一个谜 

 郭尔罗斯与卦勒察考辨

    卦勒察与郭尔罗斯有历史渊源,但今郭尔罗斯却不是卦勒蔡。
    郭尔罗斯是个源远流长的古老部落。成吉思汗领导的统一蒙古的战争后,由于各种原因,郭尔罗斯形成了四个支系。即:薛赤兀儿部、绰纳黑·察罕部、也可·也速儿部、纳仁罕部。
    也可·也速儿部,在元至元二年(1265年)在伊利汗国阿鲁浑汗时,由万夫长也可·也速儿率领下随军西征,迁至中亚伊利汗国地面。
    绰纳黑·察罕部,按照罕国分封,元时与薛赤兀儿部均迁至洮儿河以南,西喇木伦河以北诸地①。这二部应存有某些联系,待考。
    薛赤兀儿部,远在1189年前后,当铁木真(成吉思汗)与扎木合分裂,在铁木真最困难的时候,薛赤兀儿率郭尔罗斯一支人马,投奔铁木真而来。后来,一直跟随成吉思汗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在成吉思汗被推举为合罕大封功臣时,薛赤兀儿被封为第77位“千户”,并担任成吉思汗随身“必 赤”(在大汗身边记载军政要务者),并成为《蒙古秘史》的主要编纂者。成吉思汗仲弟哈萨尔王妃阿勒坦系郭尔罗斯人,也苦、也生哥(即移相哥)、脱忽、巴忽儿达儿皆为阿拉坦王妃所生。成古思汗后,在重大的捍卫汗权斗争中,郭尔罗斯一直是在哈萨尔后裔统帅下的重要力量。到转战于东起兀良哈,西至卫拉特,横亘两千里的广大战场上。郭尔罗斯人斡勒贵、彻卜登、托郭齐都是实际参加者。到达延汗时(1480前后)郭尔罗斯部成了科尔沁十三部之一②,薛赤兀儿部无疑是郭尔罗斯部的主体。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哈萨尔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率科尔沁十万部众东迁。鉴于明代蒙古各部篡权战乱频发,达延汗时将属部改由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统领。科尔沁各部亦效之。郭尔罗斯部由奎蒙克·塔斯哈喇长子博第达喇第三子乌巴什统率。
    纳仁汗部,十三世纪初,纳仁汗是郭尔罗斯部部主。薛赤兀儿率所部投奔成吉思汗后,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派二弟哈萨尔进攻与全国毗邻诸部。1202年进攻郭尔罗斯部生擒纳仁汗,收服了纳仁汗之郭尔罗斯。
    关于纳仁汗后期历史有两种说法。一是纳仁汗被哈萨尔收降后,他说因身体不好,不能随军西征,要求回故里松嫩江边驻守。另一说法是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金国出征弘吉剌惕部,其所属6部举部降金。金为削弱弘吉刺惕力量,将其中以纳仁汗为首的郭尔罗斯部迁至金内地的松嫩两江交汇处。此二说虽需再考,但他们均说纳仁汗最后落居于松嫩交汇处的扶余一侧,这是一致的。
    纳仁汗所占据的松嫩江汇流处东岸,(辽代所设宁江州故址)纳仁汗部人把这里称为纳仁汗浩特,俗称“纳尔浑”。直到民国时期,江西蒙古人到扶余来买货,仍习惯地把扶余称为“纳拉轰”。
    纳仁汗把驻地称“纳仁汗浩特”,但实际并没筑城,纳仁汗所属军民也分散到沿江各地,他们采取聚则作战,散则放牧。
    据1958年调查,纳仁汗部散居的松花江沿岸屯落,现在仍沿用蒙古名字。如原朝阳公社的土木街,四马架公社的达户、朗郡、嘎拉奇,长春岭公社的贾津沟子,下岱吉、全山子等。据统计,1958年扶余全县蒙古族人口还达1236人。
    1547年,科尔沁东迁。北起肇州,南至长春,均为郭尔罗斯部放牧地。但松花江大转弯处里侧的高地(今松原宁江区与扶余却仍为纳仁汗所属。江两岸的蒙古人,既然均属郭尔罗斯人,为什么不合在一起,纳仁汗部人们认为科尔沁所属郭尔罗斯已被孛尔只斤(博尔济吉特氏)所有,合在一起就是被吞并。所以拒不合并。为区别自己,遂改名“卦勒察”(江边的人)。
    由于建州女真的兴起,九部首领均感到一种危机。于是在共同利益面前,九部决定共同对敌。卦勒察军队也立刻从扶余各地调往扶余城内,科尔沁所属的锡伯等军队也来扶余汇合。《扶余县志》也记入:“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扶余县区为科尔沁蒙古占据③。”
    从上述所记,应认定:纳仁汗部即卦勒察。

 卦勒察的结局

    九部之战结束后,努尔哈赤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段分别处理:
    首先,集中兵力把女真所属的扈伦4部、长白山两部征服,壮大自己的力量。
    其次,发展满蒙联姻,巩固满蒙联盟。努尔哈赤、皇太极先后几年间从科尔沁选妃多人,其中包括太祖寿康太妃、太宗孝端文皇后、孝庄文皇后、太宗敏惠恭和元妃等,而且还有公主数人下嫁科尔沁。通过联姻关系,很快与科尔沁发展起巩固的战略联盟。为统辖关东和进军明王朝不仅有了巩固的后方,还增加了冲锋陷阵的蒙古骑兵。
    再次,彻底剿灭“卦勒察”。据《朔方备乘》载:九部之战后,当努尔哈赤、皇太极得知卦勒察一批精壮之士已逃至东海各部,立刻连续出击。
    天命十年(1625年)八月丁丑,劳征,克卦勒察军太祖遣大臣雅扩、喀穆达呢率兵征东海卦勒察部。俘获二千人。至是凯旋,驾出城,宴劳之。
    天命十一年(1626年)十月丙辰,往征东海卦勒察部,大臣达珠瑚等以俘获人口百余及马牛百余还。
    崇德二年(1637年)十二月,太宗率诸王贝勒等西猎于大草滩及卓索图尔格尼等处,命叶克舒为右翼大臣,星讷为左翼大臣,与其下阿福尼等十六人率兵六百,往征卦勒察部。叶克舒,星讷等师至萨哈勒察,俘获男子六百四十名,家口一千七百二十名,马一百五十六匹、牛一百有四头。三年四月,盛京留守诸王遣兵部启心郎占巴等斋疏以闻,遣礼部承库鲁克、达尔汉、阿赖、祝世昌、姜新等迎宴之。寻以所获萨哈勒察等衣物赐两翼大臣,并赏从征将士银两有差④。
    事情至此似已结束,其实未然。悉科尔沁处仍有部分卦勒察、锡伯编入科尔沁军中,碍于科尔沁,未便往讨。据《清实录》、《老档》《托音·呼图克图传》记载,康熙三十年(1691年)仲夏,康熙皇帝召见托音·呼图克图活佛言道:“科尔沁十旗是你的檀越,也是朕的舅家,那里有我们满洲人锡伯,呼勒沁部落,你去把锡伯、呼勒沁人请来,朕欲赐斋其诺颜,把他们招收过来。”于是,经托音活佛为使,说服科尔沁献出锡伯、卦勒察。
    翌年,壬中,夏四月乙巳(1692年6月10日),科尔沁王、台吉将其所属锡伯、卦勒察、达斡尔丁一万四千四百五十八名全数进献⑤。
    《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五载,乙未(1715年),理藩院题,科尔沁选献锡伯、卦勒察、达斡尔人丁,每丁赏银八十两,如不愿领者每丁一年给银三两。查可披甲之丁共一万一千五—卜名。将分往各地。另据《扶余县志》“大事记”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条载:“清政府将从科尔沁‘赎出’的锡伯、卦勒察人编旗。”调其中40牛录锡伯兵(含卦勒察兵10牛录)计2000人另有附丁2000人驻防伯都讷。从此,卦勒察在不断调动中逐渐销声匿迹。

    ①《前郭尔罗斯简史》(辽宁民族出版社,沈阳,2005)第74页
    ②《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北京,1991)第500页
    ③《扶余县志》(吉林人民出版社,长春,1993)第883页
    ④《曹廷杰集》(中华书局,北京,1985)第29页
    ⑤杨中华《肇源史海钩沉》(吉林人民出版社,长春,2007)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