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满族人的围猎习俗

满族人的围猎习俗

关键词:松原;围猎;满族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松原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unxiaowe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42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满族,素以狩猎著称于世。早在3000年前的肃慎人,就发明制造“楉矢”,并且作为向中原王朝朝贡的贡品。勿吉人发明了毒箭,禽兽中者立死。辽金时期的女真人,“耐饥渴,苦辛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尔渡”,把步射发展为骑射,积累了丰富的狩猎经验。他们“每见野兽之踪,能蹑而摧之,得其潜伏之所”,“以桦皮为角,吹作呦呦声,呼麇鹿,射而啖之”,“辽主秋岁入山,女真常跟随呼鹿射虎捕熊,皆其职也”(《三朝北盟汇编>)。骑射,成了金、清两代的国俗。悠久的狩猎传统,形成了许多奇特有趣的风俗,铸就了满族坚韧不拔、勇敢善战的性格。
    满族传统的出猎方式是聚众围猎。《大金国志》载:金都“四时皆猎……每猎则随军密布四围,名曰围场”。这种围猎,正如《多桑蒙古史》评价的那样,“有类出兵”。一位诗人在一首《渔家傲•畋猎》中这样写道:“女真凭兹习阵布,岂从纸上趋兵步。狼犯怵,关山度若寻常路”。可见女真兵的许多战术,包括英勇狡黠的精神气质,都是从围猎中练出来的。到了清代,这种打围的规模发展到了空前的程度。康乾盛世,清廷每年都要组织一次围猎,由皇帝亲自主持、王公大臣和各族各部首领都要参加的大典,称“秋猕大典”。
    “秋猕大典”可谓史诗般宏伟壮观的举动,是人类狩猎史上的壮举,参加者数万人,在塞外承德北的木兰围场举行。围场占地15000平方公里,南连燕山群峰,北接坝上草原,层峦叠嶂,林木葱茏,各类野兽成群出没。行围的期限一般是20天。每天清早,管围的大臣率军分成两翼,按部署形成一个方面数十里的包围圈。合拢后,皇帝携皇子入围先行射猎,之后,随围的军士在皇帝的指挥下,刀剑出鞘、弩矢齐发,与被围的野兽展开搏杀,一天的行围如同短兵相接的战斗。每天行围结束后,军士们把猎物摆在原野上,由皇帝论功行赏分配。傍晚暮色苍茫之时,原野上点燃了千百堆篝火,皇帝与军士们一起围火野餐,欢乐歌舞。金、清两朝,有不少皇帝被称为马上皇帝。这种狩猎方式,曾经培养出“威名震慑,莫与争锋”的八旗劲旅,对当时御外敌,平内乱、开疆拓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