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满族的“饸饹”

满族的“饸饹”

关键词:满族;松原;饸饹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松原在线
  • 电 话:
  • 网 址:http://
  • 感谢 sunxiaowe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1300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满族人不但喜欢食用饽饽,而且还喜欢食用“饸饹”。 饸饹用玉米面、高梁米面和荞面制做。
    在做饸饹前,把将玉米馇子放在小缸中,加水浸泡十数天,待其发出酸味时,把馇子捞出来,磨成水面,过箩去渣,留其精华部分,即是汤面。汤面易于保管,放十天半月也不会变质,一次可以磨许多。
    做饸饹前,锅里添上水烧开。将所用的汤面一部分,先行煮熟,然后把生面和熟面兑匀揉好,用双手通过汤套,把揉好的面攥成尺许长短,筷子头粗细的园条,甩进翻花开的大锅里,顷刻即熟,盛出来即可食用。其面质细腻滑润,味道微酸略甜,极能引起食欲。如果把汤面捞出来,加上调料油、盐、葱花、肉丝、海米、磨菇丁等或炒或烩或烧卤儿,味道就更鲜美了。
    饸饹是怎么发明的呢?说起来还十分有趣儿。有一年夏天,住在伯都纳的富小翠的爱根①要吃苞米馇子粥,小翠早晨就把苞米饶子泡上了。可是,中午家里来了客人,就不能给客人煮馇子粥了。只好做面食,炒了四个菜,好好的招待。可是客人一住就是好几天。等客人走后,小翠一嗅泡的馇子有酸味了,她想,喂鸡还挺可惜的。想到这儿,她就把苞米馇子捞出来,磨成汤面,做成面条似的下到开水锅里,     又做点肉卤儿,吃起来溜光水滑儿的,还真挺好吃,打那以后,谁家要想吃饸饹就去请小翠。   
    后来,小翠想,用手通过汤套,把汤面揉成圆条太费事,于是她又发明了"饸饹床子",饸饹床子是用两根长三尺,二寸方木,两根方木中间,按上两个横梁,两根横梁间隔四寸,四寸中间按上一个铁园盒,盒底钻成筷粗的圆孔。三尺长两根方木一头,钻成两个圆孔,按一个横梁,横梁中间凿长方眼,方眼上安个三尺多长的杠杆儿,杠杆中间安一个同铁盒内径一样粗的木活塞。把和好的汤面放在圆铁盒里,不能装满,再把活塞装迸铁盒内,一压杠杆儿,底下献出饸饹了,这样既省工又省力。
    高梁米面和养麦面饸饹,就不用把高粱米和荞麦放在缸里浸泡了。磨成面后,用开水和好揉匀,就直接做饸饹了。
    食用饸饹能使人健脾健胃,消乏解渴,做饸饹较为方便,能节省时间,因此在满族中,特别是春种和秋收的农忙季节,几乎家家户户都吃饸饹。

 

    注:①爱根:满族人对丈夫的称呼。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010-61744288 传真:010-61744588 邮箱:union#ccoo.cn
地址: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308 邮编:
Copyright © 2004-2024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